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戲曲傳承發(fā)展。2021年1月29日,由十堰市文聯、十堰市曲藝家協會主辦,十堰京中實驗學校承辦,十堰市藝翎曲藝社協辦的以“戲曲、曲藝進校園——走進京中實驗學校”為主題的戲曲、曲藝演出活動在我校開展,并通過“十堰直播”的線上方式為大家展現。
此次展演節(jié)目涉及面很廣,有戲曲、快板、書法、相聲、三句半、古箏演奏等,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演出、妝扮體驗。
快看??!由可愛的孩子們表演的快板聯唱《老虎學藝》、《鐵杵磨針》拉開了此次活動的序幕,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舞臺,不時傳來陣陣笑聲。
由我校學生趙夢涵、趙冰瑤、胡鈺涵、余芳飴帶來的三句半《少年樹新風》,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還有低年級的小朋友帶來的《小主人》,別看他們年紀小,表演的可是活靈活現呢!
在我國藝術的百花園里,戲曲無疑是一束絢麗的瑰寶。是她,代父從軍,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中華美德;是她,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演繹了巾幗不讓須眉的風姿氣魄。我校戲曲班小花木蘭們帶來的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邊唱邊跳,有板有眼,真是一位位英姿颯爽的小英雄呢!
以說、學、逗、唱為形式,我校一年級小學生王譽翔和大哥哥朱炎彬帶來的相聲《大與小》,我校九年級學生王肖童、李傲然帶來的相聲《新地理圖》和曲藝社學員彭智涵、彭嘉涵雙胞胎兄弟倆帶來的相聲《蛤蟆鼓》。令現場氣氛跌宕起伏,笑聲不斷!
書法家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筆而下,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伴著我校四年級葛湉蒴同學余音繞梁的古箏曲《戰(zhàn)臺風》,有聲與無聲相伴,古箏與書法并行,就讓我們慢慢陶醉在這悠揚的琴聲和蒼勁有力的書法里……
爺爺們蒼勁的字體,吸引了這幫孩子們。隨后,爺爺們向孩子們講解著書法,娃娃們和老師們一個個聽的全神貫注,如醉如癡。
接著,書法家向孩子們提問并耐心講解有關書法的知識,孩子們踴躍參與。書法家將自己寫的“?!?/span>字和春節(jié)對聯送給了老師與孩子們,看!他們一個個可愛的笑臉,多開心?。?/p>
活動最后,由全體小演員帶來的快板大聯唱《小放牛》《愛我中華》則為本次活動拉上了帷幕。并一起祝愿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戲曲所蘊藏和承載的文化內涵及精神價值,為弘揚民族精神提供了營養(yǎng)。曲藝文化走進十堰京中實驗學校,讓學生們真正了解、學習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們的民族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心。我校將以此為契機,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的開展,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激發(fā)學生興趣愛好,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一個多姿多彩、展現自我的舞臺,讓更多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藝術價值和獨特魅力!
通訊員: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