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互相提高,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我校初中部于2021年12月19日召開了以主題為“及時總結 認真反思 促進教學 提質增效”的“教師學堂”會議。參會的有初中部全體教師。
這次“教師學堂”會議由參加“金燭杯”比賽的六位教師代表發(fā)表參賽感悟。
“這一次的教學打破以往詩歌教學逐首學習、割裂開來的做法,以一條線索穿插起四首詩歌,進行群詩教學,使學生連珠為串,把握核心,目標明確;堅持“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內容不貪多求全,以一個節(jié)點切入,串起詩歌在內容或情感上的關聯(lián),把一個重點作為一個課時需要全力進行探討和挖掘的內容;教師要認清學情,開動腦筋,用心備課,扎實磨課。對學情的清醒認識是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的源頭,在認清學情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用心的備課磨課,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贏得更多學生的參與,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和教學目標的成功達成。”
“此次比賽,我作為外派教師和東風二中的兩位教師組隊,第一次對接時,我們一起討論了七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的四首詩歌可以切入的各種角度,但并未達成共識。于是,我們先各自出一份教學設計方案,在第二次對接時,請東風二中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過目,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當時,一位老教師建議我們從意象角度入手,通過四首詩歌的教學教給學生意象鑒賞的方法。在確定角度后,我們就開始分頭準備,每周進行一到兩次線上或線下的對接,不斷對教學設計方案進行完善。很感謝學校給我這次鍛煉的機會,讓我在教學上有了新的感悟,今后,我會繼續(xù)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p>
“賽課與常規(guī)課不同,常規(guī)課是看學生的學習效果,而賽課是看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能力。常規(guī)課需要老師考慮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內容上的拓展與刪減,而賽課卻是考察老師對本課時內容的總體理解,對這一章節(jié)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否能達到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不應該因為本班學生基礎薄弱,就將賽課的目標設置為簡單的初步目標,在賽課的課堂上應該將老師對本課的理解全面體現(xiàn)。希望以后有機會參加賽課活動的老師從我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呈現(xiàn)出最好的課堂!”
“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師一定要研讀課標,知道教什么,怎么教?部編本教材更加靈活,老師剛剛接觸這種教材,一定要知道怎么去做?同時要認真研讀新課標,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根據(jù)學生學情,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去說,注重引導?!?/p>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多媒體的應用使得課堂效率、效果顯著提高。對于數(shù)學課程而言,特別是這次的講課是《平方差公式》,涉及到公式的證明與推導,圖形的變化,利用多媒體的展示,會使整個課堂的學生更加流暢,學生體會更深,如果沒有圖形變化的展示,學生是困惑的,無法理解公式的意義與正確性。在課堂中安排一些游戲互動,課堂的參與度與氣氛就高了起來!”
“參加比賽是最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方式,通過這次比賽,我學會了團結協(xié)作,依托教研組智慧力量,多向經驗豐富的前輩們請教,學有用的數(shù)學,教有用的數(shù)學。以優(yōu)秀為榜樣,向優(yōu)秀學習。”
本次參賽教師及時總結、認真反思 ,給同仁們分享寶貴經驗和感悟,互相促進教學 提高質量和效率,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通訊員:張璐露
?